据了解,2012年-2017年印度将“建设”定义为驱动 济转型的动力,致力于改变基建滞后的现状,预计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,而在2012-2030年间,印度或至少将GDP的10%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 。
然而印度当地 有28%的机械能适应国内市场,这根本满足不了如此庞大的新型工程项目,而且印度工程建筑企业在本地购 工程机械需要至少两年才能投入使用,要解决这 问题 能依靠进口。另 方面,有印度当地从业者表示,印度工程建筑企业正逐渐放弃购 德国、日本、美国等国的工程机械,转而购 便宜且能 迅速地投入使用的中国工程机械产品( 需六个月就能立即到工地投入使用)。由此可见, 个空间广阔的印度市场正张开怀抱迎接中国工程机械企业 往。
中企纷纷进军印度市场
近年来,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军印度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,除了不断加大产品出口力度外,还积 在当地投资建厂,以本土化战略加快对市场的开拓。
徐工集团开发印度市场近10年间, 计出口近千台各种型号机器, 额约2.6亿美元。2012年10月27日,徐工印度机械有 公司及徐工印度服务中心在印度孟 市正式开业,在印度的国际化进程进入 个新的阶段。
柳工自2002年以来在印度开展出口业务,主导产品50型装载机 度占据印度70%以 市场。2007年8月柳工印度公司正式挂牌成立。2012年3月7日,柳工印度工厂试制的首批3台414平地机顺 完成装配并成功下地。
三 2002年12月在印度普纳市投资注册成立三 印度有 公司。2012年3月28日,三 印度首批本地化生产的履带吊下线。5月18日,首台SY205C-8i挖掘机在三 印度普纳工厂成功下线。
中联重科2012年8月21日正式签署印度合资建厂协议,主营塔式起重机,从此开始以“本土化”把握印度市场机遇。
中印两国在企业文化、外部环境和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,另外,印度 商成本 于中国,两国的多重制度和规定也增加了贸易的交易成本,这些都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投资印度基建市场应该注意规避的 营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