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设备的价 较 ,多数设备采用的是 用 售模式,再考虑到 例越来越 的“以旧换新” 售模式,尤其是 用管理的风险和设备回购责任。
可否认,竞争愈发激烈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,开始进入微 时代。由于设备的价 较 ,多数设备采用的是 用 售模式,再考虑到 例越来越 的“以旧换新” 售模式,尤其是 用管理的风险和设备回购责任,整机 售的 润远不像它看起来那么诱人。
然而,多年来,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盈 模式单 ,厂家的 润似乎都集中在整机 售 。为了达到 的市场占有率,各厂家在价格和 售政策 十分激进,从 初的价格战,到后来的“零首付”,通过组建越来越庞大的 售队伍, 出 台台新设备,攀 各自的市场占有率。
在这种“大跃进式”的发展中,中国企业 直把 量作为 重要的绩效指标,我们似乎 忙着“种树”,却很少在意是否赚钱,似乎树种下去了就不愁收获。事实果真如此吗?
2012年,中国有11家企业进入 球工程机械50 ,“三大巨头”——徐工集团、中联重科和三 重工,占据了 部入围的11家中国企业 润的98%以 ,其余几家都处在微 或亏损的状态。如果考虑到应收账款和 用风险,中国企业的 润还会大幅缩水。
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似乎 忙于种树,忘记了收获 润。
中国工程机械后市场:2000亿 矿
2011年,中国GDP增速回落,预示着由“4万亿计划”所带来的 速增长阶段已 结束。从2012年开始,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出现了巨大波动,整机 售遭遇 所未有的挑战。尽管如此,过去10年来工程机械市场的复合增长率(CAGR)仍然 过25%。 过10余年的 速发展,2012年底中国主要工程机械保有量达到561-608万台,中国已 成为世界工程机械保有量 大国。
众所周知,设备的使用生命周期与设备的运行时间相关(图3),根据沃尔沃和卡 彼勒等公司的 验,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后市场潜力(配件、保养及部件大修等)与新设备的 售价格相当(根据配件和服务定价有所变化)。
工程机械设备的平均使用期为10年。按照这个假设进行估算,每年后市场的潜力依据之 10年历年的 售额,按 例计算后市场潜力(考虑到中国品牌配件和服务价格较低,部分产品寿命可能达不到10年,计算中按75%考虑)。中国工程机械后市场的潜力如图4所示, 2012年,中国就蕴藏着 达2000亿元的后市场需求。
直以来,中国企业往往重视 市场,轻视后市场。中国4家装载机骨干企业近3年的平均年 量都在3万台以 ,过去10年各家企业的 量都在20-26万台。在如此巨大的市场保有量衬托下,这些企业的后市场营业额却完 不成 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