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低迷的情景下,2013年盾构机却保持了16%的年增长速度。”日 ,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械分会会长俞琚表示。他 调,再制造将是未来行业的发展重点,未来盾构机企业应向维修服务转型,不光是整机制造,还有维修、翻新、租赁、再制造等模式,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。
近年来,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持续升温,据国家发改委统计,目 我国获批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城市已达36个,2014年我国城市交通建设投资将达到2200亿元。估计到2020年, 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, 里程接近6000公里。
与此同时,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新建铁路隧道、越江隧道、饮水工程、采煤工程等方面的快速发展,都为盾构机产业带来了良 的发展机遇。
市场的需求刺激了国内盾构机行业的发展。俞琚透露,2012年国内生产各种型号的盾构机为141台, 售额71亿元,到2013年国内生产各种型号的盾构机为164台,较 年增长了16%, 售额大约80亿元(不 含零部件)。
实际 在本世纪初以 ,我国盾构机70%~80%的市场基本 被美、日、欧等发达国家的 业公司垄断,中国生产盾构机的几家大型企业也都是以合资的形式进行发展,关键技术并不在我们手中。
近年来,在国家和协会的大力支持下,国内 批相关企业脱颖而出,大批施工技术人员在设备大量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成长起来,个别 秀企业已 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,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。到2012年年底,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已 占到 部市场的70%以 。
在各方面 政策下。俞琚预测,未来5~10年,盾构机还将有很大发展空间。预计 过几年的发展,该行业的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00亿元,可基本满足国内施工的需求,在国际市场 也将占有 定的地位。
“以目 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,行业正在处于重新洗牌的过程中。”俞琚坦言, 来国内能够生产盾构机的企业大约有30多个,现在很多企业已 开始退出该领域。
面对当 盾构机行业激烈的竞争形势。他建议,企业要积 发展多规格、多用途盾构机产品,像煤矿用斜井设备、市政用大型 管机和小型盾构机。此外,企业还应积 拓展国际市场。
正如我国其他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样,我国盾构机行业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,也存在着 些不足之处。
据了解,在盾构机领域,国内设备制造目 还 于装配这个环节, 些小的部件企业能够自己生产,但关键核心零部件还依赖于 球采购。
“虽然国内也有部分企业在生产核心零部件,但作为用户来讲,我们还是喜欢用成熟的设备。”中铁 勘察设计院集团有 公司 位张姓先生坦言,国内的设备虽然便宜,但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问题,后续的维修成本也较 。出现问题后若不能及时解决,会影响到整个工期的进度和质量。
TBM( 断面隧道掘进机)技术不成熟以及核心零部件尚未完 掌握是盾构机行业目 遇到的主要瓶颈。俞琚表示,虽然国内某些 企业已具备了生产TBM的能力,但是让施工企业认可我们的产品还需要有个过程。此外,对于目 需要进口的 些主要配套件,如主轴承、主驱动、部分液压件、控制系统等,我们还远未达到世界 流水平。
面对以 这些问题,俞琚说,核心零部件如果不能国产化,我们将永远受制于人。在 济 球化的形势下,我们不要求所有产品都国产化,但核心零部件我们 须要自己生产。
“盾构机核心零部件在使用多年后,有些机型已 停产, 别是 些已 到了使用寿命的核心零部件。”蚌埠行星工程机械有 公司董事长姚爱民表示,对这部分零部件进行再制造将是未来盾构机行业发展的重点。
在姚爱民看来, 些自主研发制造盾构机的龙头企业,在关键部件 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 的国产化,对盾构机核心零部件的依赖,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地铁、公路、铁路隧道建设的成本和步伐。
据了解, 过近两年的研发,蚌埠行星工程机械有 公司通过对盾构机国产化的改造,解决了 减速机三级齿轮油池润滑油死角、冷却问题,使减速机整体性能提 了20%,技术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,可以替代德国力士乐、卓伦,意大 邦飞 、布雷维尼和戴纳米克,日本帝人、三井三池等进口产品。
业内 家表示,通过对该公司产品的评审, 终 致同意评定由蚌埠行星工程机械有 公司制造生产的盾构机主驱减速机、液压油缸及再制造产品达到国内 水平,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产品能够替代进口。
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维修及再制造分会顾问易新乾表示,再制造是 国、 民、有 子孙后代,也有 于企业的事业。企业在进行再制造过程中,应该由配套企业承担零部件(发动机、液压件、变速箱、电机)的再制造,整机厂承担整机再制造,彼此签约,分工合作。